图书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    码:
当前位置: 首页>>读书活动>>正文
卫图·荐书论中国
2022-01-01 08:29  

        

[美]基辛格 著|胡利平等 译         

卫图索书号为:D829/13         

入选新浪2012年度中国好书榜  

豆瓣评分8.6  

现在仍在世的人中,对于美国1971年向中国打开大门,以及接下来中国对世界敞开大门,没有人比基辛格功劳更大了。现在基辛格写就了《论中国》,内容流畅而迷人,有历史,有回忆录,最重要的是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前提、方法和目标做出了透彻审视。         

——《华尔街日报》         

极吸引人,言辞犀利……书中通过基辛格与中国几代领导人亲密直接的接触,给出了一幅中国肖像。全书追溯了中国历史的各阶段和局面……甚至还阐述了中国区别于美国的哲学性差异。         

——《纽约时报》         

让人欲罢不能……在《论中国》中,政治家基辛格根据历史记录以及他40年来与中国四代领导人的直接接触,分析了中国古代与其现代发展轨道的联系。这位帮助促成了现代东西方关系的历史见证者,展示了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什么——既令人不安,又时而充满希望,并总是引人瞩目的局面。         

——《芝加哥太阳报》         

《论中国》一书中最具深度的见解集中在心理方面,书中论述了可以从数千年历史中获取启发的中国人与只有两个多世纪历史可供借鉴的美国人之间的差别。         

——《美国新闻周刊》         

作者简介:         

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基辛格获诺贝尔奖         

2021年,恰逢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其基调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趋复杂。特别是在经济贸易摩擦和疫情影响下,中美两国呈现出的对抗趋势让人忧心忡忡,中美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还是无法无法避免吗?中国的和平崛起真的有希望吗?这个时候拿起基辛格的《论中国》,借助其世界视角和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或许能得到一丝启发。  

《论中国》发表于2011年,迄今恰好10年整,该书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是基辛格唯一一部关于中国问题的经典专著。在书中基辛格作为历史的亲历者,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并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入解读。  

《论中国》还记录了基辛格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书中生动描绘了多位性格各异却无一不大放异彩的政治家和领导人,毛泽东的“强硬作风和哲学思辨”,周恩来的“温文尔雅”,邓小平的“睿智幽默”,江泽民的“亲切和蔼”,在书中均有所体现。且基辛格认为强烈的“民族性”是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特性,认为各位领导人均不耽于眼前的利益博弈,而更着眼于长远的利益考量。  

               基辛格与周总理、毛主席合影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今年是《论中国》发表的十周年,尽管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充斥着隐形的“美国优先”思想,对中国的部分评价也存在着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开卷有益,此书不失为一部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生在中国,我们大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实践去了解、展示我们所在的中国,也需要在借助别人的眼睛来发觉“另一个中国”的同时,去粗取精保持理智透不轻易被他人观点左右,坚持在实践中发展自我、发展中国。因为,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转载自校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eca3fQ5S2fXXdEvAEnLrg

时间:2021年12月15日         

来源:图书馆编辑:图书馆曹丹易娟 审核:宣传统战处         

关闭窗口
   
  互动&交流 更多>>
123
· “每周阅读一小...
· 感受经典之美 尽...
· 我院图书馆为201...
· 义务馆员,我们...
· 结缘图书馆
  常见问题 更多>>
· 问:图书馆的开...
· 问:怎样查询图书?
· 问:期刊阅览室...
· 问:借阅过程中...
· 问:图书的借阅...
· 问:图书逾期有...
  网站导航
招生指南 | 学院主页
学院护理系 | 学院药学系
左岸读书 | 新浪读书网
三联生活周刊 | 国家图书馆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图书馆